AberSheeran
Aber Sheeran

人民史观

起笔自
所属文集: 哲学思考
共计 2540 个字符
落笔于

新中国创立之初,弃旧儒而奉马列,人民史观成了唯一政治正确的观点。但它却像心学一样被误解颇深,把人民史观挂在嘴边的人并没有几个真知道什么是人民史观,反而走向了民粹主义的深渊。

我无意对“人民史观”和“民粹主义”做名词再定义与解释,所以此处采用维基百科的名词定义与解释,我认为与我表达的观点一致。

人民史观指的是一种从平民而非领导人的角度考虑历史的视角。以人民史观写成的历史叫做人民史(英语:people's history, history from below)或民众史(日语:民衆史)。[1]这种史观和传统的英雄史观相反。人民史观强调被褫夺公权者、被压迫者、穷人、不合群者等被边缘化群体的视角。人民史的作者一般是左翼人士,使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历史,英国1960年代的历史作坊运动就是一例。[2]

民粹主义(英语:populism),又译平民主义、大众主义、人民主义、公民主义,指的是一系列强调“人民”观念并与“精英”相对立的政治立场[1],多与反建制和反政治形态挂勾[2]。
民粹主义通常是精英主义的反义词。在古希腊城邦发明民主制度之后,对于应由精英、贵族还是一般大众来掌握政治,出现了争论。支持民粹主义者则诉求直接民主与基层民主,认为政治精英(当下或未来)只追求自身利益,腐化且不可相信,希望由人民直接决定政治事务。[4][5]

在文革时期,许多知识分子被打倒,大多数给出的理由是“没有和人民站在一起”。对人文学科的学者我不做辩解,从现在来看那个年代被打的人文学科的学者没有几个屁股是不歪的。但对于数理方向的学者,我则无法接受。这里有两个数学物理公式,哪个革命哪个不革命呢?难道资本家或者奴隶主发现的数理逻辑就是错误的?是脱离人民的,站在人民的对立面?

从历史来看,那些能研究数理前沿知识的人都是一群脱产者。我认为中国的科技自从科举之后发展缓慢、被清殖民后彻底停滞,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华文明的百年贵族几乎被皇权完全消灭了。除了只有脱产才能有时间和精力研究数理逻辑和科学理论这个无需证明的公理以外,我们去看欧洲的科技史的时候也不难注意到,大殖民时代到来之前,所有的科学家都是贵族。欧洲直到近代才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类似观点传为传播,并且直到现代也有很多欧洲人觉得贵族血统是很值得自豪的。欧洲科技的发展除了其他因素以外,他们的贵族相较于中国的贵族来说更加稳定也很重要。当然如果现在说为了推动科学发展要恢复什么乡贤、爵位,那我就要反对了,因为现在的科学研究已经从贵族的兴趣爱好所支撑的行业成为了一种由国家、企业所支撑的行业,贵族还是彻底消失才好。

在明朝,被人诟病取全国之力奉养之的朱氏宗亲就是中华文明为数不多的百年贵族。其中有一个人朱载堉,首创十二平均律,后来被认定为世界通行的标准音调,在他发表十二平均律的文章之后五十年,欧洲才通过传教士知道了这个结论。不仅如此,朱载堉还先后编撰了两种历法对明朝的历法进行了修正,对回归年长度进行了研究。他还测量出了洛阳东北地区的地磁偏角,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具体精确数值的地磁偏角记载。

为了避免某些没有任何科学素养、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数学的蠢货抬杠,我给出外国史料。

1638 年梅森出版《和谐音概论》,书中在西方世界第一次出现 1.059463 这个数字,在此之前西方无人知道这个数字。十九世纪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在所著的论音感一书中写道:“中国有一位王子名叫载堉,力排众议,创导七声音阶。而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的方法,也是这个富有天才和智巧的国家发明的”。1890 年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博物馆馆长 Victor Charles Mahillon 按朱载堉十二平均律律管数据,复制了一套律管,经过测试之后,他写道:“关于乐管的管径,我们毫无所知,中国人比我们知道的多得多。我们按王子载堉的数据复制了一套律管,测试结果表明他的理论的准确性”。

我并不想给朱家洗地,因为如果现在是大明朝,我见了他们还要磕头。如果我在明末,我是真会造反。但朱载堉的成果是无法抹灭的,就像我前面说的:这里有大明朝皇族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计算文章,还有一份苏联人弗拉基米尔·伊戈列维奇·阿诺尔德解决希尔伯特第十三问题的文章,哪一份革命?哪一份不革命?

文革时期的一些人真的会认为爱因斯坦是反动学术权威,所以应该抵制相对论。这就是对人民史观的错误认知导致的民粹主义。

那些反动地主、资本家可恶吗?他们确实可恶。但他们的数理成果并不可恶,数理成果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人民史观不是只有广泛的大众才是对的,而是只有广泛大众接受某一种观点、历史才会向这个方向推进。这是一种纯粹的、冰冷的客观规律,不因为任何否认而改变。换成更为广泛流传的话来说就是:历史由人民创造。

还有人认为人民史观就是排除领导者作用的,认为没有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照样能打赢一切敌人。但实际上历史就是无数个巧合无数个偶然造就的,良好的决策照样可以撬动大势所趋。

明末农民军起义,从大势来说,大明之后应当是大顺。但正因为清廷抓住了大顺还没有收拢民力军力的窗口期,果断入关,从此成为第一个真正以小族御中原的殖民王朝。而日本在这近三百年后,也想学习清廷,趁中原狼烟四起的时候入主神州。但由于日本错误的判断了形式,所以失败了。日本和女真所借的大势都是类似的,区别只是少了一个优秀的决策者。

蒋介石拉拢了地主豪绅为什么也失败了呢?从大势来说,蒋介石政府外有苏联、美国支持,内有四大家族,哪怕这个朝廷是借壳而生的早衰朝廷,也是绝不会那么快灭亡的。正是有了毛泽东高超的战争决策,辗转腾挪之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后面的共党撬动大势灭掉国党。

是的,历史由人民创造,也由人民决定方向,却不由人民主宰选项。我曾经在《雅俗之辩》中提到几次由改革者发起的移风易俗,这些移风易俗都是少部分统治阶级精英想出来的,它们不是广泛大众创造的。或许这很精英主义,但这就是人民史观。精英主宰选项,人民顺从或反对,人民顺从则按照这个方向创造了历史、人民反对则不按照这个方向创造历史。

相信人民的力量,相信人民的智慧。但也要坚信自己的思想,不仅仅因为每个人都是人民的一部分,更因为宇宙幽暗、天地苍茫,谁都有可能成为历史的引领者。

如果你觉得本文值得,不妨赏杯茶
雅俗之辩
没有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