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为士者,必微溺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严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浑乎其若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诂
古代那些有才干的诸侯,都是微极而溺,溺极而玄,玄则无所不达,故而难以琢磨,只能这么形容:有时像冬天踩着冰过河一样迟疑慎重,有时像邻国随时可能攻打过来一样警觉戒备,有时像做客一样郑重端庄,有时像春至冰释一样融和,有时像没有加工过的材料一样淳朴,有时像满是浊物的水一样混沌不清。怎么能让浊水平静下来变得慢慢清澈?怎么能让枯槁的人动起来回复生机?想要保持这个状态,不能自满。
注
同为先秦书籍的《礼记》中记载“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所以此处的主语依旧是列国诸侯,而不是传世本中牵强附会的“古之善为道者”。
先是以《老子》中惯用的排比句来描述那些出色的士大夫是如何让人捉摸不定的,最后以两句反问句来叹问浊清、动静之间的转换之难,以此衬托出那些出色的士大夫能在不同的状态之间自由转换有多么厉害。
这里的反问句是很难以直译成白话文的还保持那种反问的叹息之感,同样难以翻译的句子有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直译成“怎么能低眉顺眼、弯腰恭敬来讨好权贵”就少了那种反问的冲击力。所以最好把这两句话以反问的语气大声读出来,才能感受到那种反问句的强烈情感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