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erSheeran
Aber Sheeran

为什么要使用英语?

起笔自
所属文集: 随笔
共计 1556 个字符
落笔于

由于职业的原因,我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大多数人的项目都优先使用英语。一般都是这个理由:英语是现在的世界语,能辐射到更多的人,有更大的影响力。有人还举出了 Sir Isaac Newton 的例子,他的著作《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便是用拉丁语写的,而非他的母语。因为拉丁语对于当时的牛顿(或者说整个欧洲)来说,是世界语。

我承认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英语确实是现在事实上的世界语,我们也应当使用“世界语”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阐述以便影响到更多人。

世界语的变化

但是世界语是怎么从拉丁语变成英语的呢?实际上在学术领域,世界语的变化是经历了多个过程的,并不是直接从拉丁语变成英语。

在牛顿写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后,下一本书《光学》便改用了英语出版,当时的英语并没有如今的绝对统治地位,它当时的影响力甚至没有法语或者德语大,而牛顿却依旧使用了英语——他的母语。而牛顿并不是个例,伽利略在撰写著作《Sidereus Nuncius》发表他关于木星卫星的发现时,用的还是拉丁语,但此后他的其他作品都使用了母语。其他科学家也同样如此,科学界一时多语齐飞,几乎所有的科学家、诗人、作家等,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本国的母语来发表自己的作品。

直到十九世纪末期,英语、法语、德语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这一僵局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被打破了平衡。战争结束后,胜利的协约国成立了国际研究理事会,发起了对同盟国科学家的抵制,在美国甚至立法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德语。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曾经作为主要学术语言之一的德语在科学界销声匿迹。

紧接着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蔓延了整个欧洲大陆,此时独立于欧亚战场之外的美国则成了科学家们的世外桃源。科学家们不得不学习英语以便生活,学习新语言的痛苦经历被他们各自记录在自己的时间里。在这一时期,美国由于接纳了大量的科学家,英语几乎成为了世界语,但这还不够,因为此时的大洋彼岸还有一个强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或许中国人更能理解那时苏联的影响力——许多那个年代的中国本土科学家都会俄语。苏联还在时,俄语的比例仅次于拿了二战诸多好处的英语。

但对于美国人来说,很幸运,苏联仅仅强大了几十年便迅速衰落了。在那儿之后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霸权,以强大无匹的枪炮为基础,到处输送价值观,便形成了如今一种语言独霸的稳定体系。仅使用一种语言进行学术研究是有好处的,大家只需要学习英语就可以看懂世界上 90% 以上的研究成果。不过没有什么好处是没有代价的——1869年,门捷列夫差点与荣誉擦肩而过,因为元素周期表的创立是以俄语而非德语发表的。在今天,科学进展日新月异的领域里,如果将成果发表在非英语的普通期刊上(顶级期刊除外)则意味着无人关注。

中文能否成为世界语

仔细观察英语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英语的强大来自于两个点:

  1. 本土科学家对母语的重视
  2. 大量吸收了外来科学家,并且以温和且强硬的方式令他们使用英语

其中第一点比第二点更重要,但中国却并没有做好这两件事。现代有价值的论文,你很难以中文查询到,哪怕它们的作者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而吸引外来科学家这件事,近些年来华的伟大科学家,只有一个曾经是中国籍、现在重新变成中国籍的杨政宁。

但我们比起美国,有两个优势——人口众多、种族聪明。说中文的人占据全世界的 1/6 左右;如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前沿领域都有中国人(包括互联网这个美国本土发起的事物,其核心工作小组仍然有一位中国人)。

倘若每一个中国人,优先使用中文发表自己的作品,再用半份精力把它转换成英文发表一次。为了尽快拿到第一手的资料,我想随着中国话语权的加强,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学习使用中文,作者本人也能从国内得到更多支持。

如果你觉得本文值得,不妨赏杯茶
科学宗教与科学
奋斗与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