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之者败之 ,执之者远之 。是以圣人亡为故亡败 ,亡执故亡失 。临事之纪 ,慎终如始 ,此亡败事矣 。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 教不教 ,复众之所过 。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 ,而弗能为 。道恒亡为也 ,侯王能守之 ,而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将镇之以亡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 ,知以静 ,万物将自定 。为亡为 ,事亡事 ,味亡味 。大 、小之 ,多易 、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 ,故终亡难 。
诂
强行去做一定会失败 、强行掌控一定会失去 。圣人不会强行去做所以不会失败 ,不强行掌握所以不会失去 。谨慎对待结果如同刚开始一样 ,这样去做就不会失败了 。圣人追求无欲之欲 ,不以稀有难得的货物为贵; 行不教之教 ,复盘众人的过错以教人 。圣人让万物保持本来的样子 ,而不强行去改变 。道就是这样顺其自然 ,侯王能遵循这种道 ,那么万物将自然的归化 。归化之后倘若陷入一种偏执 ,就镇压这种偏执令其回复最朴素的样子 。这样就能知足 、知静 ,万物将自己安定下来 。以无为而做 ,以无事而成 ,以无味而美 。大 ,则小之 。认为非常容易的事 ,必然会因此出现诸多困难 。圣人以雄狮搏兔之姿正视一切事物 ,所以不会因此导致更多的困难 。
注
本章延续前文 ,继续了“知止” 、“谨慎”的观念 ,提出了“无为” 。所谓“无为”并不是不作为 ,而是顺应“道”而为 。 《易经》 云: “君子藏器于身 ,待时而动”也是这个道理 。这里提到的道 ,是天时 、是大势 。孟子曰: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